今年5月,“特不靠谱”在关税方面的神奇操作,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。
当时,对2500亿美元的产品加了25%关税,当然了这些商品都是中国制造。
因为这个操作,对我国当下的外贸冲击很大,尤其再加上疫情的限制,真的是让“本不富裕的家境雪上加霜”。
首当其冲的是B2B模式的企业,但如果细分下来,国内做B2C模式的企业就要好很多,而且国内跨境电商的企业,还以B2C模式居多。
其实,美国增加关税所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海关的严查,以及手续的增加。
这首先影响的就是跨境电商中的物流,时间延长导致时效性降低,而且加上疫情的原因,物流时间就更不好控制了。
这个弊端在B2B领域表现的最明显,举例来说买家长时间收不到货,就会导致工厂无法开工,那么退货就成了主要议题。
本来加关税利润点就低了,企业的资金流就有些艰难,再加上退货,那么企业的资金链很容易断掉。
所以,这也就是B2B领域的跨境电商企业受到巨大冲击的原因所在。
因为物流对B2C领域的企业来说,并不是什么大事,再加上C端用户对产品需求基本都是刚需,所以也不会有大范围退货的现象发生。
除此之外,对于做C端跨境电商的企业来说,通过合理的方式降低物流的时间成本,保证物流时效性也是很容易实现的事。
那么就在别的国家大范围建立仓储,并且用户群体向美国以外的国家倾斜,这样就会弥补掉损失。
只要找到好的内销渠道,企业一样可以维持下去。
今年,某宝推出了特价版APP,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外贸转内销,直接与做B端的外贸企业对接,为他们打开国内的销售渠道。
这样的做法在市场中的反响很好,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多性价比很高的工厂货,并且都是工厂价。
在笔者看来,事情都有两面性,无理的限制措施会衍生出强势的解决方案,但影响也是存在的。
毕竟不是所有的国内跨境电商企业,尤其是B端企业的商品不都是可以内销的,所以这些企业的境遇就尴尬了。